工业资讯
Industry news
膜技术回收镍厦门路达工业把环保当作“赚钱新路子”
人民网福建频道记者 张志滨 / 时间:2013-04-22 16:33:35
据人民网厦门2013年4月18日讯 经济发展是怎样才能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不少被曝光的污染企业都在环保投入上省之又省,并称环保的投入限制企业发展。厦门一家曾经因环保问题闹上法庭的卫浴五金企业,如今不仅成为环保的先进代表,还借环保挣起大钱。
记者走进位于厦门市集美区的路达(厦门)工业有限企业时发现,用“花园式工厂”概括这家企业并不为过,产区内种满各类花草树木,假山层层叠叠,喷泉水池清澈见底;洋气的西式建筑前,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兵马俑。“要做就做最好。”路达企业生产副总经理余立平自信地告诉记者,环保意识在这里就是要做到细节、做到实处,做到顺理成章。
曾因排放废气,被勒令停业整顿
早在1989年就进入厦门的路达企业,短短不到5年,就因为环保问题在厦门成为出了名的“名企”。
余立平正是在1993年加入路达企业,也正是此时,路达企业把厦门市环保局告上了法庭。起初,他也不敢相信,五金行业的企业为何状告地方的环保局?
余立平回忆在法庭旁听的情形说,当时路达企业建在集美的文教区的一个工厂,主要做的是成型的工艺,会有一些废气排放,生活在附近的学生和教师因为闻到异味,就向环保部门投诉路达企业。厦门市环保局经过调查后,要求路达企业停业整顿。
“就是不服气,大家已经进行了废气处理,为什么环保局说不行?”余立平说,当初路达企业已经在国外不少地方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废气处理,环保设施也都通过了当地的环保标准,但为什么同一环保设施偏偏在厦门行不通?路达企业一纸将厦门市环保局告上法庭。
最终此事是以路达企业败诉告终,路达企业也按要求被停业整顿。重新谈起这事,余立平笑了笑说,现在回想这次经历会发现,当初自己的企业做得不够好,也是因为当时的缺乏环保意识,没有在环保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痛定思痛,做行业环保的“领头羊”
这次停业整顿,让路达企业经济损失严重,路达企业痛定思痛,决定全面研究环保法律法规,树立超前的环保意识,力争做行业环保的“领头羊”。
余立平先容,五金行业在电镀、包装等生产流程中,污染最大的是电镀产生的废水。“当时大家的电镀将近10条生产线,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余立平说,厂区周边居住着几个村庄的居民,如果电镀出现问题,不但会对企业造成很大影响,对周边社区的威胁也很难衡量,“甚至会造成恐慌性灾难。”
在电镀的污水处理中,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化学法,通过化学药剂中和这些废水,使pH值调整为7,化学法基本可以达标,但问题是,含重金属的废水仍然会大量排出。路达企业通过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研究,在2004年企业引进一套膜技术,不仅实现了电镀废水循环使用,而且还可以回收镍离子。
余立平坦言,败诉后的路达企业,始终积极主动了解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聘请专家培训相关的环保常识,所有产区都按照新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规划设计,并且邀约环保咨询企业到路达企业排查污染点。“可以这么说,大家把整个行业的门槛都提高了。”余立平说,不少路达企业自我设立的环保标准,也被环保局采纳作为考核这一行业的标准。
值得骄傲的是,2002年路达企业成为卫浴五金行业中首个通过ISO14000环境认证体系的企业,“从1994年到2001年,七年内没有被投诉,这一路非常的艰辛。”余立平说。
尝到甜头,借环保挣起大钱
“大家投入4千万元用于污水处理,但一点都不亏。”余立平先容,新建的同安路达企业厂区总共投资将近3亿元,其中环保方面投入比例占到20%,包含噪音、废气、生活污水等在内将近6千万元。余立平谈及的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将近3800平方米。
投资4千万元用于污水处理能不亏吗?在余立平眼里,环保不外乎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路达企业而言,环保既可以防止污染产生,也有很大的经济效益,“是赚钱的新路子。”
余立平举例其中的膜技术,一套设备投入需要100万元,但每年回收镍的价值将近30多万元,3年内能把整个设备的成本收回,这套设施使用寿命至少10年,此后的7年可以保证盈利,“假设有3套这种设施,每年可以赚回100多万元,7年就有将近800万的收益。”
路达企业的环保课主管蔡成坚告诉记者,2005年路达投入50万元引进的膜技术,由于镍的价格上涨,不到一年就已经全部收回成本。
“没有环保理念的企业,其实是省小钱吃大亏。”余立平认为,在产品研发设计过程就要融入环保理念。他举例说,如果一般生产一件产品需要原材料500克,通过环保设计后只需300克,“资源用的少,对社会对大自然的索取就少,污染也少,省下200克的利润就是企业赚的。”他认为,环保的投入不能短视,要用长远的眼光来投资。
环保带来的社会效益对路达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余立平透露,路达企业原本主要经营外销,现在要在国内打开市场,一旦环保出现问题,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作为一家成熟的企业,环保的理念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余立平说,如果不处理好环保问题,还会增加重金属废水超标的可能,“不仅要交排污费,还会被环保部门罚款。这些都是钱。”
记者走进位于厦门市集美区的路达(厦门)工业有限企业时发现,用“花园式工厂”概括这家企业并不为过,产区内种满各类花草树木,假山层层叠叠,喷泉水池清澈见底;洋气的西式建筑前,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兵马俑。“要做就做最好。”路达企业生产副总经理余立平自信地告诉记者,环保意识在这里就是要做到细节、做到实处,做到顺理成章。
曾因排放废气,被勒令停业整顿
早在1989年就进入厦门的路达企业,短短不到5年,就因为环保问题在厦门成为出了名的“名企”。
余立平正是在1993年加入路达企业,也正是此时,路达企业把厦门市环保局告上了法庭。起初,他也不敢相信,五金行业的企业为何状告地方的环保局?
余立平回忆在法庭旁听的情形说,当时路达企业建在集美的文教区的一个工厂,主要做的是成型的工艺,会有一些废气排放,生活在附近的学生和教师因为闻到异味,就向环保部门投诉路达企业。厦门市环保局经过调查后,要求路达企业停业整顿。
“就是不服气,大家已经进行了废气处理,为什么环保局说不行?”余立平说,当初路达企业已经在国外不少地方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废气处理,环保设施也都通过了当地的环保标准,但为什么同一环保设施偏偏在厦门行不通?路达企业一纸将厦门市环保局告上法庭。
最终此事是以路达企业败诉告终,路达企业也按要求被停业整顿。重新谈起这事,余立平笑了笑说,现在回想这次经历会发现,当初自己的企业做得不够好,也是因为当时的缺乏环保意识,没有在环保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痛定思痛,做行业环保的“领头羊”
这次停业整顿,让路达企业经济损失严重,路达企业痛定思痛,决定全面研究环保法律法规,树立超前的环保意识,力争做行业环保的“领头羊”。
余立平先容,五金行业在电镀、包装等生产流程中,污染最大的是电镀产生的废水。“当时大家的电镀将近10条生产线,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余立平说,厂区周边居住着几个村庄的居民,如果电镀出现问题,不但会对企业造成很大影响,对周边社区的威胁也很难衡量,“甚至会造成恐慌性灾难。”
在电镀的污水处理中,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化学法,通过化学药剂中和这些废水,使pH值调整为7,化学法基本可以达标,但问题是,含重金属的废水仍然会大量排出。路达企业通过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研究,在2004年企业引进一套膜技术,不仅实现了电镀废水循环使用,而且还可以回收镍离子。
余立平坦言,败诉后的路达企业,始终积极主动了解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聘请专家培训相关的环保常识,所有产区都按照新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规划设计,并且邀约环保咨询企业到路达企业排查污染点。“可以这么说,大家把整个行业的门槛都提高了。”余立平说,不少路达企业自我设立的环保标准,也被环保局采纳作为考核这一行业的标准。
值得骄傲的是,2002年路达企业成为卫浴五金行业中首个通过ISO14000环境认证体系的企业,“从1994年到2001年,七年内没有被投诉,这一路非常的艰辛。”余立平说。
尝到甜头,借环保挣起大钱
“大家投入4千万元用于污水处理,但一点都不亏。”余立平先容,新建的同安路达企业厂区总共投资将近3亿元,其中环保方面投入比例占到20%,包含噪音、废气、生活污水等在内将近6千万元。余立平谈及的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将近3800平方米。
投资4千万元用于污水处理能不亏吗?在余立平眼里,环保不外乎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路达企业而言,环保既可以防止污染产生,也有很大的经济效益,“是赚钱的新路子。”
余立平举例其中的膜技术,一套设备投入需要100万元,但每年回收镍的价值将近30多万元,3年内能把整个设备的成本收回,这套设施使用寿命至少10年,此后的7年可以保证盈利,“假设有3套这种设施,每年可以赚回100多万元,7年就有将近800万的收益。”
路达企业的环保课主管蔡成坚告诉记者,2005年路达投入50万元引进的膜技术,由于镍的价格上涨,不到一年就已经全部收回成本。
“没有环保理念的企业,其实是省小钱吃大亏。”余立平认为,在产品研发设计过程就要融入环保理念。他举例说,如果一般生产一件产品需要原材料500克,通过环保设计后只需300克,“资源用的少,对社会对大自然的索取就少,污染也少,省下200克的利润就是企业赚的。”他认为,环保的投入不能短视,要用长远的眼光来投资。
环保带来的社会效益对路达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余立平透露,路达企业原本主要经营外销,现在要在国内打开市场,一旦环保出现问题,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作为一家成熟的企业,环保的理念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余立平说,如果不处理好环保问题,还会增加重金属废水超标的可能,“不仅要交排污费,还会被环保部门罚款。这些都是钱。”
通过膜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废水中的镍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