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资讯
Industry news
年30万吨山东泰和打造全球最大有机膦水处理剂生产商
《中国化工报》记者 张兴刚 / 时间:2014-07-08 07:45:48
据中化新网2014年7月4日讯 记者7月3日从山东省泰和水处理企业获悉,正在建设中的国内最大的30万吨/年水处理剂项目将采用自主研发的连续化工艺,使精细化学品能像大宗化工产品一样连续化、成套化、自动化、规模化生产。这一创新有望加速推动国内水处理剂行业的整合,使产能向龙头企业集中,也有助于促进精细化工生产模式和产业结构的变革。
该项目主要产品包括有机膦类阻垢缓蚀剂、阻垢分散剂系列产品、杀菌灭藻剂系列产品、无磷缓蚀阻垢剂TH-907等,以及盐酸、亚磷酸、乙酰氯、甲醇等副产品。这些水处理剂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循环水、锅炉及采暖水、油田注水、反渗透膜等系统。
据先容,该项目一期6万吨/年羟基乙叉二膦酸项目将于本月投产,二、三期项目将于今年底前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山东泰和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膦生产商。
据山东泰和企业生产和技术负责人先容,过去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等水处理剂产品,一般采用间歇单釜操作加工,年产量也就几千吨。山东泰和历经十余载,在国内率先自主研发出了HEDP、PBTCA、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 、聚环氧琥珀酸(PESA)及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多种水处理剂产品的连续法、成套化生产工艺。连续化生产使单套装置年产能一下跃升到数万吨,单套装置规模达到全球最大。
连续化生产还有另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如生产HEDP联产的乙酰氯产品纯度达到了99.5%以上,而且实现了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能耗和物耗,对环境更加友好。
山东泰和企业30万吨/年水处理剂项目还将首次应用DCS和PLC系统,自动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与过去间歇单釜操作主要靠人工不同,操作人员在控制室内就能对生产过程实行集中操控,控制精度高,质量和安全性都得到很大提高,保证了装置和人员的稳定安全。
据中国化工报记者了解,水处理剂属于精细化工的重要分支。精细化学品种类众多,但单个品种用量较少,长期以来主要以间歇单釜操作加工为主。这也造成了企业生产非常分散,技术比较落后,设备较为简陋,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和性能都不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大量作坊式精细化学品生产厂家的存在,对安全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都带来很大压力。近年来,国内由此引发的安全环保事故频频发生,敲响了行业整改和升级的警钟。
该项目主要产品包括有机膦类阻垢缓蚀剂、阻垢分散剂系列产品、杀菌灭藻剂系列产品、无磷缓蚀阻垢剂TH-907等,以及盐酸、亚磷酸、乙酰氯、甲醇等副产品。这些水处理剂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循环水、锅炉及采暖水、油田注水、反渗透膜等系统。
据先容,该项目一期6万吨/年羟基乙叉二膦酸项目将于本月投产,二、三期项目将于今年底前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山东泰和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膦生产商。
据山东泰和企业生产和技术负责人先容,过去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等水处理剂产品,一般采用间歇单釜操作加工,年产量也就几千吨。山东泰和历经十余载,在国内率先自主研发出了HEDP、PBTCA、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 、聚环氧琥珀酸(PESA)及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多种水处理剂产品的连续法、成套化生产工艺。连续化生产使单套装置年产能一下跃升到数万吨,单套装置规模达到全球最大。
连续化生产还有另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如生产HEDP联产的乙酰氯产品纯度达到了99.5%以上,而且实现了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能耗和物耗,对环境更加友好。
山东泰和企业30万吨/年水处理剂项目还将首次应用DCS和PLC系统,自动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与过去间歇单釜操作主要靠人工不同,操作人员在控制室内就能对生产过程实行集中操控,控制精度高,质量和安全性都得到很大提高,保证了装置和人员的稳定安全。
据中国化工报记者了解,水处理剂属于精细化工的重要分支。精细化学品种类众多,但单个品种用量较少,长期以来主要以间歇单釜操作加工为主。这也造成了企业生产非常分散,技术比较落后,设备较为简陋,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和性能都不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大量作坊式精细化学品生产厂家的存在,对安全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都带来很大压力。近年来,国内由此引发的安全环保事故频频发生,敲响了行业整改和升级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