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疆日报网2015年9月15日讯 “大家企业利用葵花盘提取果胶的技术,使成本低廉的葵花盘成功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填补了该项技术在国内的空白。产品上市后,将是市场上唯一的天然低脂果胶,主要用于果酱、果冻、酸奶等食品、饮料的增稠和悬浮化。”9月10日,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企业副总经理李学朋自豪地告诉笔者。
科技创新紧扣市场
新疆是全国第二大葵花产区,因原料充足、价格低廉,多用于饲料、肥料和药物,阜丰企业利用葵花盘从其中提取出果胶,不但是一项科技创新,更可以使农民增收。
李学朋先容,通过两年的研发试验,目前已完成利用葵花盘提取果胶的所有项目论证和前期试验,生产线建设预计今年11月完成安装并运行。建成后,预计年产500吨,位居全球第一。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中央及19个援疆省市加大了对新疆的支撑力度,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企业是在中央集全国之力支撑建设新疆的背景下,由阜丰集团于2012年2月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投资成立。阜丰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系列胶体及氨基酸航母型生产基地之一,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企业在成立之初,便立足于做集生产、研发、销售、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一成立,就看到了新疆葵花种植面积大且价格低廉的优势,开始了着手适合新疆本地区情的产品研发。除此之外,阜丰生物在成立不到3年的时间里,就先后获得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优秀科技创新型企业、园区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称号,先后承担各级科研项目9项,制定企业产品标准30余项,并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项,通过自治区科技厅成果鉴定1项,现已申报国家专利23项,其中已获得授权10项。
企业主要致力于生物发酵制品的生产、经营和研发,企业现有产品有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酰胺、透明质酸、黄原胶、结冷胶、温仑胶、TZ胶,2014年年产13万余吨生物发酵制品,利税达1亿3000万元,2015年利税也有望实现1亿元。产品覆盖全国各地并出口多个国家,其中80%出口到美国、德国等地。2014年,企业出口销售额达2000多万美金。
迎接“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近年来,阜丰生物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建立起既符合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又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规律的科研管理和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科研、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进步机制,逐步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效益中的贡献率。今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阜丰生物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在中亚五国以及俄罗斯、沙特等国设立海外办事处,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海外销售网络。
企业成立了含1500平米科研场所和12000平米研发中试车间的研发中心,下设菌种室、精密仪器室、发酵工艺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配备有氨基酸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滚子加热炉、全自动电位分析仪等百套国内外先进的生物发酵实验与检测设备,成立了近百人的研发团队,为科技项目立项、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攻关、新技术推广及重点科研计划申报提供了有力保障。2012年至今,新疆阜丰生物在各方面的科技创新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技术改造工作也卓有成效。在氨基酸后提取方面引入连续离子交换工艺、纳滤膜脱色工艺、喷雾干燥器及干法造粒机等先进设备,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加速了生产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生产原料的利用率和降低水、电、煤等能源的消耗量。产品的产能有较大提高,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增产值超亿元,新增税收400多万元,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产学研方面,企业先后与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中科院新疆理化所、新疆农科院土肥所、大连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信息交流,进一步壮大企业的研发实力。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李学朋说,产能过剩、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正孕育兴起,使企业看到了机遇与挑战,也深知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面对2015年新形势,企业加快推进大健康系列产品的研发。
“今后,企业将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解决生物多糖、氨基酸领域的关键共性问题”,李学朋表示,企业将在充分发挥企业软硬件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社会需求,深入开展高技术研究。针对行业领域中的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不断推出具有高增值效益的系列新产品,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企业将不断加强产品应用研究的开发,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李学朋先容,阜丰生物将继续将产品研发重点放在结冷胶、透明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等产品的应用研究上,不断延伸生物发酵制品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后也将继续加大投入。”李学朋说,企业积极筹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建设氨基酸、生物多糖类应用研究试验平台,努力争取承担各级科研项目,不断提高生物发酵制品的应用水平。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李学朋表示,在注重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企业不以依靠资源投入和环境消耗为发展方式,而是将继续重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通过加大技术创新,优化生产工艺,不断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努力成为技术更先进、产品更优质的企业,为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