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2018年12月18日讯 航天测量船与极地科考船、大洋探测船并称为“海上科学城”,那么最新一代的航天测量船远望7号到底利害在哪呢?近日,记者在远望7号上展开了一场寻找“黑科技”的旅程。
【讲解】远望7号上下八层,长220余米,宽近30米,已在海上飞行了两年多。每一个乘坐过远望7号的船员,对这艘巨轮最深刻的印象便是“稳”。相比它的“前辈”们,远望7号的颠簸很小,这要归功于一个装置——减摇鳍。
【同期】远望7号轮机工程师方和宇
您现在看到的就是大家减摇鳍控制面板。减摇鳍是我船很重要的一个设备,它在任务测控时保证大家船(晃动)在正负3度以内。减摇鳍的原理就是根据鱼鳍,比如说外面的风浪是向上,它就会向下,来抵御这个风浪对船体的冲击。
【讲解】不过,这艘近三万吨的巨轮行驶起来可不仅是平稳而已,集成化、自动化的驾驶才是它的亮点所在。
【同期】远望7号舵手顾敏
像以前其它船大家的操作台可能在中间,像大家电子海图和雷达就是在前面的位置,这样的话人可能需要跑到这个位置或者那个位置,现在所有设备都是集成在一个位置。
(并且)现在是处于一个自动驾驶(的状态),就是把大家需要设定的航向输在大家的自动操舵仪里面,这样的话它就会自动根据大家设定的航向自动驾驶。
【讲解】作为一艘远洋航天测量船,“黑科技”可不仅仅体现在飞行上,对航天器进行测控才是远望7号的核心功能。因此远望7号上装备了许多高科技设备,能够对航天器进行精准捕捉,其中的经纬仪和激光陀螺捷联惯导具有比较突出的先进性。
【同期】远望7号测控工程师李凯
经纬仪其实更直观的理解就是一个望远镜,只是这个望远镜除了能看到大家想要看的东西之外,还能实时地跟踪它,同时还能把它的图像录取下来。
(此外)大家船用的是激光陀螺捷联惯导。船一直在摇,到底摇了多大,大家要把它测出来,这就是要用到大家的惯导了。惯导测量出这个量的话,船往右边摇,我就把我的设备往左边抬一点,我就可以实时地指到(目标所在)那个位置上去。
【讲解】追踪到了航天器,测量所得的数据还要进行传输。那么身在远海的远望7号是如何与遥远的陆地沟通的呢?
【同期】远望7号通信工程师杨业伟
你看大家后面这个天线大家一般叫做大卫通天线,这幅卫通天线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大家的任务过程中,实时保障大家任务数据的传输。然后后面那副像个足球,里面还有一个天线,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大家船舶日常航渡的过程中,保障大家的岸船通信。远望7号这条船的卫通,控制上已经实现完全的自动化,然后它也是实现一个无人值守的功能了。
【讲解】除了实行任务,远望7号在生活设施方面也有“黑科技”。比如船上的造水机每天能造一百多吨淡水,这些淡水不仅用于船员的日常生活,也用于主机等设施的冷却,因此含氧量、含盐量都较低,不易造成锈蚀。
【同期】远望7号轮机工程师周志凤
大家的造水是采用反渗透制淡方法,就是把海水加压,高压的海水透过反渗透膜,它是单向的膜,只有淡水能够透过,海水侧被浓缩了以后变成了盐水,就是浓度更高的海水,直接排出舷外。
【讲解】据先容,远望7号上的“黑科技”大部分产自中国,它们已经随船实行了18次测控任务,成功率为100%。2018年12月8日,远望7号完成了对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测量,目前它正开向新的海域,准备实行第19次任务。